- 蔡林锐;蔡艺煌;汪芝宇;张慧莲;
目的:探讨hsa-miR-421的靶基因预测与相关生物信息学在肿瘤疾病中的生物学功能、信号传导通路及其所发挥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利用在线数据库分析hsa-miR-421的碱基序列、基因位点及序列保守性,研究其在人体不同疾病中的表达情况,并预测hsa-miR-421的靶向调控基因。随后进行GO功能注释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及关键(hub)基因筛选。结果:hsa-miR-421成熟序列在多物种间高度保守。获得的508个靶基因存在于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调控、DNA模板转录的调控、蛋白质结合等分子功能,并富集于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等信号通路。基于hsa-miR-421靶基因集合的PPI网络构建与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值筛选出排名前十位的hub基因(SRSF1、HNRNPA2B1、HNRNPA1、TRAF6、SMAD2、MAPK14、CDC42、MAPK9、PRKACB、NRAS)。结论:hsa-miR-421通过调控靶基因广泛参与到人类生命活动和疾病发生发展等过程。
2025年08期 v.46 1787-1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7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杨志刚;章燕燕;周育宏;
目的:探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LBH589联合阿帕替尼对人肝癌细胞Hep G2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LBH589、阿帕替尼单药及两药联合处理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系24 h、48 h、72 h后,采用CCK-8法检测吸光度计算增殖抑制率;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表达情况。结果:LBH589组、阿帕替尼组和联合组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均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随处理药物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且联合组抑制作用更高。联合组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较LBH589组和阿帕替尼组明显增强。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经LBH589、阿帕替尼单独或联合处理后的Hep G2细胞磷酸化(p)-EGFR、p-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和p-蛋白激酶B(AKT)表达较空白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下调,且联合组抑制作用最强。结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LBH589、阿帕替尼单药及其联合对人肝癌细胞HepG2均有一定抑制作用,随处理药物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且二者联合时的抑制作用更强,可有效抑制EGFR信号通路表达。
2025年08期 v.46 1793-1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3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吴晓薇;杜薇;伊雪;汪洁;刘蕾;
目的:通过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找出免疫细胞与尘肺病之间潜在的因果联系。方法:基于已公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采用两样本MR分析731个免疫细胞标签与尘肺病的因果关系,另外采用5种MR分析方法及综合敏感性分析评价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在α=0.05条件下,CD45RA+CD4~+T细胞上的CD127(P=0.007)和CD4~+T细胞上的CD4(P=0.029)两种免疫细胞表型是尘肺病的危险因素,但未发现对尘肺病有保护作用的免疫细胞表型。调整显著性为0.20时,发现2种免疫细胞表型是尘肺病的危险因素,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DR+CD4~+T细胞表面的CD4(P=0.189)和初始CD4~+T细胞表面的CD4(P=0.152); Ig D+CD24+B细胞上的Ig D(P=0.133)和CD33+HLA DR+CD14dim(P=0.148)两种免疫细胞表型是尘肺病的保护因素。结论:从遗传学角度证明免疫细胞与尘肺病之间的密切联系,提示使用相关药物调节特异性免疫细胞功能可能有益于尘肺病的治疗。
2025年08期 v.46 1797-18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詹雅峰;杨闽霞;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多酚酸对脓毒血症大鼠脏器炎症损伤的影响,探索丹参多酚酸对由脂多糖(LPS)诱导的脓毒血症的相关作用机制,为临床丹参多酚酸在脓毒血症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健康雄性清洁级大鼠60只(重量约270~320 g),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包括正常对照组20只、脓毒血症(注射LPS)组20只、丹参多酚酸治疗组20只。LPS组通过尾静脉连续注射LPS(15 mg/kg,20 min内)制作大鼠脓毒血症模型;对照组处理采用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通过尾静脉注射(20 min内);丹参多酚酸治疗组先注射等量LPS,后给予丹参多酚酸(21 mg/kg)尾静脉注射,1次/d,连续给药3 d,造模期间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观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造模3 d后心、肺组织的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比较,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并比较。苏木素-伊红(HE)染色方法对肺组织进行病理观察。结果:LPS组大鼠心、肺组织中TNF-α,IL-6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经丹参多酚酸干预后,治疗组较LPS组下降;与对照组相比,LPS组中的MDA水平升高,SOD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丹参多酚酸干预后,相关项目MDA水平明显下降,SOD活性升高,证明丹参多酚酸干预可改善炎性因子,影响MDA、SOD水平的变化。病理学观察发现LPS组大鼠肺组织结构损伤严重,并可见大量炎性细胞聚集,而丹参多酚酸治疗组大鼠肺组织炎性细胞聚集明显减轻。结论:丹参多酚酸能够治疗LPS诱导的大鼠脓毒血症,其机制可能通过减轻脓毒血症引起的组织炎性因子释放,降低组织氧化应激途径,从而减缓LPS所致脓毒血症相关组织损伤。
2025年08期 v.46 1803-18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阳宛真;钟丹妮;
目的:探究溶血性黄疸新生大鼠中消皮素D(GSDMD) N端片段(GSDMD-NT)表达变化及其对远期神经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新生7 d健康SD大鼠,模型组分别给予盐酸苯肼(低剂量组25 mg/kg,高剂量组50 mg/kg次,24 h重复)腹腔注射建立溶血性黄疸模型,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结果:新生大鼠溶血性黄疸建模成功率91.4%;对照组大鼠皮肤黏膜及脑组织红润,无黄染,尿色清,无浓茶样尿;高剂量组大鼠皮肤黏膜呈现灰黄色,尿色加深为浓茶样,伴摄食和活动减少,脑组织黄染程度重;与高剂量组比较,低剂量组大鼠症状较轻。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神经系统症状重,高剂量组评分均低于低剂量组,建模7 d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24 h较12 h血总胆红素(TBIL)含量增高,较12 h血红蛋白(Hb)含量降低;且模型组TBIL含量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 Hb含量低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GSDMD-NT含量24 h较12 h明显增高,且均高于对照组,且高剂量组均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性黄疸新生大鼠模型成功建立,GSDMD-NT在脑组织高表达与胆红素脑病特定区域脑损伤相关。
2025年08期 v.46 1806-18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陈春经;林焕明;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3/活性氧/缺氧诱导因子1α(SIRT3/ROS/HIF-1α)信号通路在盆底器官脱垂(PO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2年12月三明市第一医院行全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阴道断端悬吊术的POP患者20例为POP组,另选取同期因其他良性妇科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的20例为非POP组,分别取两组患者少许阴道顶端前壁组织,比较两组阴道前壁组织SIRT3、ROS、HIF-1α蛋白表达、平滑肌含量及成纤维细胞含量。取POP组和非POP组阴道前壁组织标本各4份,酶消化法培养原代人阴道壁成纤维细胞,分为非POP组、POP组、SIRT3 siRNA组。对比各组成纤维细胞中ROS含量、SIRT3、HIF-1α蛋白表达情况、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患者组织标本结果:POP组ROS、HIF-1α蛋白表达水平高于非P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T3蛋白表达水平低于非P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P组平滑肌含量、成纤维细胞含量少于非P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结果表明:各组ROS含量、HIF-1α蛋白表达水平对比,非POP组<POP组<SIRT3 siR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SIRT3蛋白表达水平对比,非POP组>POP组>SIRT3 siR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人阴道成纤维细胞增殖对比,非POP组>POP组>SIRT3 siR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率对比,非POP组<POP组<SIRT3 siR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RT3/ROS/HIF-1α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在POP中表达异常,SIRT3低表达使ROS生成增加,HIF-1α通路异常激活,促进POP的发生发展。
2025年08期 v.46 1810-1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4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维;唐娜;侯志敏;
目的:探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SPF级6周龄雌性大鼠45只,选取其中30只作为模型组,每天给予1%来曲唑混合羟甲基混悬液灌胃,剩余15只大鼠为对照组,每天给予羟甲基溶液灌胃,持续21 d,并将模型组分为h UC-MSCs治疗组(15只)与多囊组(15只),比较对照组和模型组的一般状况、动情周期变化和血糖水平,比较hUC-MSCs治疗组和多囊组的性激素、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生育情况和核因子-κB(NF-κB)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体重和采食量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的发情期无规律,发情期明显延长,且不完整;模型组糖负荷30 min、60 min和90 min后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UC-MSCs治疗组的性激素、空腹胰岛素水平及HOMA-IR指数均低于多囊组(P<0.05);对照组的生育情况优于其他两组,hUC-MSCs治疗组的生育情况优于多囊组; hUC-MSCs治疗组的NF-κB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UC-MSCs可改善PCOS大鼠卵巢功能,机制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下调细胞凋亡实现。
2025年08期 v.46 1813-18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兆云;吴春林;李杰;杨晶晶;李艳林;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1(CR1)表达调节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关系。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肾内科住院确诊为IMN的患者44例作为研究组,另随机选取门诊无偿献血屋健康献血者41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两组红细胞膜唾液含量,同时收集病例组相关临床病理资料。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淋巴细胞计数、红细胞膜CR1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内比较,红细胞膜CR1含量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抗PLA2R抗体)呈负相关(r<0,P<0.05),与血红细胞计数、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淋巴细胞计数、血中性粒细胞、血清IgG、血清白蛋白、肾脏免疫病理C3沉积等呈正相关(r>0,P<0.05);与肾脏病理分期、免疫病理IgG、IgG3、IgG4、IgM沉积阳性强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IMN患者红细胞膜唾液酸表达下调,与临床关系较为紧密,对于临床具有重要价值。
2025年08期 v.46 1817-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陈姣艳;曹文波;陈斌;
目的:探讨经超声肠镜联合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瘤(RNET)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粤北人民医院内镜中心因直肠黏膜下肿瘤行直肠ESD治疗、治疗后免疫组织化学证实为RNET的78例患者临床资料,针对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及远期随访情况进行观察,统计术后并发症、死亡以及复发情况,观察术后切缘阳性,对于切缘可疑阳性与阳性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78例患者术后切缘可疑阳性与阳性例数18例(23.08%),术后1个月随访并发症发生率2.56%(2/78),中位随访时间5.24年,随访2例(2.56%)死亡,4例(5.13%)复发。对于术后切缘可疑阳性与阳性经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0岁(OR=1.456)、肿瘤病理分级高(OR=1.345)、有并发症(OR=1.554)、死亡(OR=1.725)均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RNET患者采取超声肠镜联合内镜下ESD术治疗的效果好,术后随访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存在一定死亡及复发情况,同时术后也存在切缘阳性,切缘阳性的影响因素多样,需根据情况予以对应干预以取得良好预后干预效果。
2025年08期 v.46 1821-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韩美灵;郑琳琳;张德华;曹经江;王莉丽;蔡珊;郑向婷;
目的:探究自拟中药面膜联合纳晶微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黄褐斑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1:仅外用中药面膜涂抹,每晚1次;对照组2:纳晶微针导入氨甲环酸溶液,每周1次,观察组:纳晶微针导入氨甲环酸,每周1次,联合中药面膜每晚1次,共治疗12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三组临床疗效、黄褐斑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MASI)评分、皮肤镜下血管增生指数,医生整体评价(PGA),治疗过程中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5),观察组MASI评分、皮肤镜下血管增生指数、PG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5),三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面膜联合纳晶微针疗法能够安全有效地改善黄褐斑。
2025年08期 v.46 1824-18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汪树仁;于爱兰;刘忠;蔡兴志;武姗姗;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聊城市人民医院择期行LC患者42例,随机分为ESPB组(E组)和切口局部麻醉组(C组),每组21例。E组于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_9水平ESPB; C组于术毕行切口局麻。记录患者术后0.5 h、4 h、8 h、12 h、24 h疼痛程度和疼痛性质、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0.5 h、4 h,E组患者切口痛数字评分(NRS)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 h、12 h、24 h,E组患者切口痛NRS评分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E组患者内脏痛NRS评分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h、8 h、12 h、24 h,E组患者放射痛NRS评分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E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用量减少,下床活动时间较早,舒适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和出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ESPB能有效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利于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提高患者舒适度。
2025年08期 v.46 1827-1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孙旭;杨坤鹏;陈俊宏;靳恒威;刘凯;
目的:探讨KRAS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与临床特征、免疫检查点和肿瘤突变负荷(TMB)的相关性。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中374例HCC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的RNA-seq数据,分析KRAS的差异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同时评估KRAS与免疫检查点基因的相关性及其与TMB的关系。结果:KRAS在HCC组织中显著高表达(P<0.001),其表达水平与年龄(P=0.022)、性别(P=0.017)和肿瘤分期(Stage 1 vs Stage 3,P=0.003 3)显著相关;发现KRAS与33个免疫检查点基因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与NRP1(r=0.551)、CD276(r=0.499)和TNFSF4(r=0.464)的相关性最强;此外,KRAS表达与TMB呈现微弱但显著的负相关(r=-0.11,P=0.037)。结论:KRAS在HCC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与免疫检查点的显著相关性提示其可能通过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参与HCC的发生发展,为HCC的诊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
2025年08期 v.46 1831-1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王晨光;钱堃;史明哲;齐首楠;
目的:评估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的临床精准综合治疗方案包括局部用药种类以及预防性治疗措施的有效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22年11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确诊为ARN的61例(71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就诊时眼底病变形态及程度、治疗措施、视网膜脱离(RD)等指标,分析不同临床精准治疗措施治疗效果效及对视力预后的影响。结果:患者首次就诊时log MAR视力平均为1.50±0.84,治疗后log MAR视力平均为1.65±0.87。RD 33眼(46.5%)平均治疗后log MAR视力为2.09±0.66,无RD 38眼(53.5%)平均治疗后log MAR视力为1.26±0.86。临床精准治疗中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RD发生率,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联合膦甲酸钠更组RD发生率为21.4%,低于高浓度更昔洛韦组RD发生率(50.0%)和低浓度组RD发生率(57.1%)(P=0.097),预防性视网膜激光光凝组RD发生率为12.5%,低于无预防性治疗措施组(58.2%),预防性玻璃体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RD发生率(0%vs 58.2%)。预防性激光光凝8眼平均治疗后log MAR视力为0.89±0.92,行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术8眼平均治疗后log MAR视力为1.48±0.74,无预防措施55眼平均治疗后log MAR视力为1.78±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ARN临床精准治疗措施如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联合膦甲酸钠、预防性激光光凝可降低RD的风险、改善视力预后。预防性玻璃体切割术具有降低RD发生率的趋势,并且可改善预后视力。
2025年08期 v.46 1835-18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龙俞宇;周慧;陈华友;张小君;李峰;
目的:探讨早产儿甲状腺功能筛查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3年10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娩的早产儿70例,其中分娩孕周≤28周15例,分娩孕周>28周且≤30周17例,>30周且≤34周18例,>34周且<37周20例,分析不同分娩孕周早产儿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激素(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水平以及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情况,分析发生和未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早产儿临床资料差异。结果:≤28周、>28周且≤30周、>30周且≤34周、>34周且<37周组早产儿血清TSH随日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血清T4、FT4、T3和FT3随日龄增加呈上升趋势。≤28周早产儿血清TSH高于>28周且≤30周、>30周且≤34周、>34周且<37周组早产儿,而血清T4、FT4、T3和FT3低于>28周且≤30周、>30周且≤34周、>34周且<37周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孕周≤28周和分娩孕周>28周且≤30周组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率分别为40.00%和29.41%,明显高于分娩孕周>34周且<37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早产儿出生体重≤1 500 g、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感染比例分别为57.89%、57.89%和47.37%,明显高于未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早产儿分娩孕周明显低于未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娩孕周、出生体重是早产儿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早产儿甲状腺功能筛查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患儿尽早接受针对性干预及治疗;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受分娩孕周、出生体重等因素的影响。
2025年08期 v.46 1839-1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林盛强;陈燕;何超平;
目的:研究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S)对高龄肾结石患者炎性应激、耐受性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151例高龄肾结石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6例。对照组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观察组行F-URS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耐受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一期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CRP、IL-10、IL-6、MDA水平低于对照组,GSH-Px、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耐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URS手术治疗高龄肾结石患者,围术期指标较优,术后患者机体炎症应激反应较轻,患者耐受性更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2025年08期 v.46 1842-1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朱运麒;
目的:探析剑突下入路单孔胸腔镜手术对纵隔肿瘤患者围术期指标及血清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纵隔肿瘤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式,观察组给予剑突下入路单孔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血清疼痛介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5-羟色胺(5-HT)、前列素E2(PGE2)]、并发症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24 h及7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ATCH、5-HT、PGE2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3例,对照组复发6例,两组术后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剑突下入路单孔胸腔镜手术可有效改善纵隔肿瘤患者围术期指标,减轻疼痛程度,调节血清疼痛介质。
2025年08期 v.46 1845-18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杜谕君;王媚媚;陈莉;朱情情;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hs-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心电图在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评估中单独应用效果及联合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5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20例,按心功能分为Ⅱ级组、Ⅲ级组、Ⅳ组各40例,并且选取同期4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组间血清标志物hs-cTnI、hs-CRP与心电图QRS波时限、QTc间期时限差异,之后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4个指标单独应用和联合应用评估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诊断效能。结果:组间比较显示,4组患者hs-CRP水平、c Tn I水平、QRS波时限、QTc间期时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单独诊断心力衰竭的效果一般(AUC=0.678,95%CI=0.594~0.762,P<0.05),敏感度为37.5%,特异度为100%;血清hs-cTnI单独诊断心力衰竭的效果较佳(AUC=0.861,95%CI=0.804~0.917,P<0.05),敏感度为80.8%,特异度为100%; QRS波时限单独诊断心力衰竭的效果较好(AUC=0.842,95%CI=0.777~0.907,P<0.05),敏感度为85.0%,特异度为67.5%; QTc间期时限诊断效果一般(AUC=0.602,95%CI=0.51~0.694,P<0.05),敏感度为27.5%,特异度为100%;联合诊断效果最佳(AUC=0.941,95%CI=0.908~0.975,P<0.05),敏感度为77.5%,特异度为100%。结论:血清标志物hs-cTnI、hs-CRP与心电图联合诊断能够提高心衰诊断的准确性,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在心衰诊断及心功能评估中展现出的优异性能,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8期 v.46 1848-1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韦宁;廖艳英;韦珊珊;韦登文;
目的:比较麻醉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患者和无PPCs患者之间临床特征,并分析麻醉术后PPCs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该类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12月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共选取229例发生PPCs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时匹配同期同类型手术但未发生肺炎的2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单因素分析后发现,两组患者在年龄、ASA分级、高血压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史或其他疾病病史、近期吸烟史、术前呼吸道感染、肺功能异常、胸片/CT异常、术前低血红蛋白血症、术前卧床时间、围术期使用镇痛泵率、围术期实施雾化治疗、手术时长和气管导管(喉罩)留置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输血比例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长、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术前合并呼吸道感染、术中低体温及术后使用镇痛泵均为导致麻醉手术患者发生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围术期实施雾化治疗可作为其一种保护因素。结论:手术时长、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呼吸道感染、术中发生低体温以及围术期使用镇痛泵均为导致麻醉手术患者PPCs的单一危险因素。同时,在围术期实施雾化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2025年08期 v.46 1852-1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8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陈谊;李晓丽;蔡文玮;
目的:探究住院共病老年人肌少症发生风险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住院的200例老年共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肌少症分为肌少症组(n=34)和非肌少症组(n=166)。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分析住院共病老年患者合并肌少症的影响因素。以患者出院为起点事件,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经检查发生肌少症患者34例,未发生肌少症患者166例,发生率为17.00%。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患者的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握力及步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少症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睡眠时长、运动习惯、骨质疏松、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NA)评分、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与非肌少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睡眠时长、运动习惯、骨质疏松、MNA评分均是住院共病老年患者合并肌少症的影响因素(P<0.05)。在为期3年的随访中,肌少症组患者失访2例,32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9例患者死亡(28.13%),23例患者存活(71.87%);非肌少症组患者失访4例,162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22例患者死亡(13.58%),140例患者存活(86.42%)。非肌少症组患者出院后死亡例数与肌少症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0,P=0.04)。结论:住院共病老年人具有较高的肌少症检出率,年龄、BMI、睡眠时长、运动习惯、骨质疏松、MNA评分均是住院共病老年患者合并肌少症的影响因素,且肌少症会增加其出院后3年内的死亡风险。
2025年08期 v.46 1857-1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卢玉玲;黄亮玲;杨秀珠;朱俊;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儿童重症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1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60例作为重症组,轻症肺炎患儿50例作为轻症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将患儿依据预后情况分为转归亚组(n=49)和预后不良亚组(n=11)。比较各组研究对象入院时SAA、hs-CRP、PCT水平,分析SAA与hs-CRP、PCT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症肺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AA、hs-CRP、PCT对重症肺炎患儿诊断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重症组SAA、hs-CRP、PCT水平高于轻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亚组SAA、hs-CRP、PCT水平高于转归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AA、hs-CRP、PCT与CPIS呈正相关(r=0.541、0.369、0.42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AA、hs-CRP、PCT、入院前发热时间是重症肺炎患儿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与单一指标检测比较,SAA、hs-CRP、PCT联合检测对重症肺炎患儿具有较好的诊断及预测预后价值(P<0.05)。结论:SAA、hs-CRP、PCT可用于辅助重症肺炎鉴别诊断,同时也是重症肺炎患儿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严密监测SAA、hs-CRP、PCT有利于早期防治儿童肺炎进展。
2025年08期 v.46 1861-1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朱毅斌;余文武;李林青;
目的:探究下腔静脉呼吸变异指数(RVI)、血乳酸(LAC)与感染性休克容量反应性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感染性休克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容量反应性是否为阳性,将患者分为阳性组(n=38)与阴性组(n=30)。比较两组RVI、LAC值的差异,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RVI、LAC值与感染性休克容量反应性的关系。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结果:容量负荷试验(VE)前,两组RVI、LA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后,阳性组RVI、LAC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VE后RVI、LAC值与感染性休克容量反应性阳性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VE后RVI、LAC值及联合预测的AUC分别为0.865、0.737、0.918,可知,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感染性休克容量反应性有一定预测价值。当取cut-off时,各自灵敏度分别为0.733、0.633、0.763,特异性分别为0.868、0.737、0.900。结论:VE后RVI、LAC值与感染性休克容量反应性呈显著负相关,联合检测RVI和LAC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状态。
2025年08期 v.46 1864-1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王火平;查晓芳;杨剑;胡文锋;万冬强;
目的:探究新辅助化疗在早中期局部进展性胃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临床分期为cT2N0-3 M0胃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标准性D2淋巴结清扫根治术,观察组患者配合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术后1年复发及5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吻合口瘘、切口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在早中期局部进展性胃癌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手术情况,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于术后1年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并无显著影响。
2025年08期 v.46 1867-1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许婷婷;陈相波;洪顺忠;林志金;
目的:比较改良内镜止血方案与常规止血夹闭合术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22年1月~2024年12月泉州市第一医院204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常规止血夹闭合术)与观察组(102例,观察组实施黏膜下注射+高频电凝灼烧术+钛夹夹闭术)。比较两组即时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手术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及纤维蛋白原(FIB)]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即时止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2),再出血率(P=0.009)、手术时间(P<0.001)、输血量(P<0.001)及住院时间(P<0.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4 h及72 h,观察组IL-6、TNF-α、CRP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时间交互作用P<0.001);凝血功能指标方面,观察组PT、APTT、INR缩短及FIB升高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P=0.004)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内镜止血方案可有效提高止血成功率,减少再出血及并发症,改善患者炎性反应与凝血功能。
2025年08期 v.46 1870-1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王欣;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针刺治疗对跑步爱好者足底筋膜炎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吉林省体育系统运动创伤医院2023年6月~2024年12月收治的60例患有足底筋膜炎的跑步爱好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体外冲击波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1次/周,针刺治疗1次/d,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评估足踝功能、足部功能指数(FFI)评估足部功能。结果:治疗后,试验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部功能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针刺治疗能有效缓解跑步爱好者足底筋膜炎的疼痛症状,改善足底筋膜厚度及足部功能,疗效优于常规康复治疗。
2025年08期 v.46 1874-18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0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刘亚敏;刘曙光;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南市第八人民医院2020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74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分析不同性质GIST患者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以及Survivin水平的差异。结果:74例GIST患者男性比例较高,且以≥50岁为主;病灶部位处于胃、小肠、直肠、结肠分别占比51.35%、24.32%、18.92%、5.41%。临床首发表现包括腹部隐痛26例,腹部肿物20例,消化道出血16例,上腹部饱胀12例。病理检查可见良性肿瘤主要呈膨胀性生长,且质韧,切面灰白,边界清晰,恶性肿瘤往往呈浸润性生长,切面灰红或多彩,边界清晰或模糊,潜在恶性患者的病理表现介于良性及恶性之间。肿瘤直径<5 cm 40例,≥5 cm 34例;细胞形态包括上皮样细胞型6例,梭形细胞型56例,混合型12例;核分裂像表现<5个高倍视野40例,5~10个高倍视野24例,>10个高倍视野10例。74例GIST患者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内皮细胞标记(CD34)、络氨酸激酶生长因子受体蛋白(CD117)、肌动蛋白(SMA)以及神经元特异性抗体(S-100)、FAM96A、FAM96B及Caspase3阳性率分别为86.49%、94.59%、54.05%、10.81%、10.81%、12.16%、59.46%。患者术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低于术前,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潜在恶性、恶性GIST患者的血清HMGB1以及Survivin水平均高于良性患者,且恶性GIST患者的血清HMGB1以及Survivin水平均高于潜在恶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IST多见男性以及年龄≥50岁人群,且病灶好发于胃部,临床首发表现以腹部隐痛为主,细胞形态多见梭形细胞,可能通过检测CD34、CD117、SMA、S100、FAM96A、FAM96B及Caspase3的表达实现对GIST的诊断。
2025年08期 v.46 1876-1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王春玲;邓文;王莉莉;
目的:观察多元化非药物干预方式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2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研究组则采用多元化非药物干预,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P<0.05);且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定量表(PSQI)和恶心呕吐(PONV)评分以及5-羟色胺(5-HT)、多巴胺(DA)水平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恶心呕吐发生时间和首次药物补救时间长于对照组,恶心呕吐和药物补救频次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非药物干预方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风险,减少药物补救,并促进其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改善,协助纠正神经递质异常传导,治疗实用性较高。
2025年08期 v.46 1879-1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2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左玲;倪荣;何美子;苏叶子;王潘;
目的:探讨富马酸奥赛利定对重症肺炎患者镇痛镇静的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3月~2024年11月在信阳市中心医院ICU收治的行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0)与观察组(n=28)。对照组静脉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定麻醉镇静,观察组静脉泵注富马酸奥赛利定麻醉镇静,记录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与理想镇静时间,采用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和重症监护疼痛观察量表(CPOT)评估患者状况,监测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达到理想镇静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在机械通气的第1天、第3天和第5天时,其CPO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第3天与第5天时,观察组的RA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用药后有1例肺癌晚期合并糖尿病患者出现谵妄,其余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且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马酸奥赛利定对重症肺炎患者有较好的镇痛镇静效果。
2025年08期 v.46 1884-18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叶卉;李杰云;燕彩云;杨蕾;
目的:调查心力衰竭患者出院30 d内用药依从状况,并探讨用药依从等级对患者再入院率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方法,用药依从等级通过药物治疗方案比较表评估,并划分为高、中、低三个依从等级组。研究终点为患者治疗出院后30 d内再入院率和死亡率。结果:纳入研究患者共402例,其中高依从等级组152例、中依从等级组161例、低依从等级组89例,按照简单随机抽样重复30次的方法从三组中各抽取70例作为试验样本数据,三组患者的基线特征相似,高依从等级组、中依从等级组及低依从等级组30 d再入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依从等级组、中依从等级组和低依从等级组30 d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用药依从性差与较高的30 d再入院率和死亡率相关,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用药依从等级对于改善治疗效果、提升预后至关重要。
2025年08期 v.46 1887-1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2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苏宗毅;陈小媚;吕丽萍;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应用恩替卡韦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方案治疗的临床效能以及对肝功能的改善价值。方法:选取2021~2023年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诊疗的10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肝功能表达与肝纤维化表达、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应用恩替卡韦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方案治疗临床效能较佳,可提升对乙肝病毒的控制效果,同时该方案可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与肝纤维指标,且安全性较高,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2025年08期 v.46 1890-1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崔妍;吴永华;莫丽亚;杨云龙;谢峥;杨丽君;潘赟;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OP)患者连续应用3年唑来膦酸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3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老年医学科及骨质疏松诊疗中心住院或门诊诊疗记录,明确诊断为OP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钙剂及维生素D;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在基线(0个月)、1年(12个月)、2年(24个月)时接受1次唑来膦酸静脉滴注;观察所有患者至24个月,比较两组各时期骨密度(BMD)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BMD较对照组同时期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骨代谢指标较对照组同时期及同组基线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第一次输注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第2次、第3次输注后不良反应较第1次明显减少。结论:连续3年应用唑来膦酸治疗OP能有效缓解骨痛,提升BMD,抑制骨破坏,安全性好。
2025年08期 v.46 1893-1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何映;
目的:分析金匮肾气汤加减联合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对脾肾亏虚变应性鼻炎(AR)患儿鼻部客观体征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脾肾亏虚变应性鼻炎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60)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研究组(n=60)加以金匮肾气汤加减联合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性指标、中医证候积分、鼻部客观体征评分、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介素(IL)-2、IL-4、IL-17、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方面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各方面鼻部客观体征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UJN YQ(P>0.05)。结论:金匮肾气汤加减联合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治疗脾肾亏虚AR患儿效果较好,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减轻其鼻部客观体征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患儿体内炎性因子水平,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2025年08期 v.46 1896-1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林志航;江学辉;张清泉;
目的:探讨成人癫痫患者左乙拉西坦(LEV)稳态血药浓度的潜在影响因素,并建立浓度剂量比(C/D)的预测方程。方法:采集2024年1月1日~2025年5月31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规律口服LEV至少1周且剂量稳定的成人癫痫患者血样,使用酶放大免疫法测定药物浓度。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人口统计学信息(性别、年龄、体重)、实验室指标(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及合并用药(丙戊酸、奥卡西平、质子泵抑制剂)中与C/D显著相关的因素。后进一步将显著变量纳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以识别独立预测因子并建立预测方程。结果:共纳入116例患者的157份有效血样。多重线性回归最终确定白细胞计数(WBC)、肌酐清除率(Ccr)和白蛋白(ALB)水平是LEV C/D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预测方程为:C/Dpred[ng·ml/(g·d)]=42.129-0.604×WBC(×10~9/L)-0.116×Ccr(ml/min)-0.336×ALB(g/L)。结论:Ccr、WBC和ALB是影响LEV暴露量的关键因素,建立了基于常规临床指标的预测模型,为理解LEV药动学个体间差异提供了新视角,并为未来实现个体化给药奠定了基础。
2025年08期 v.46 1900-19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魏学良;
目的:探讨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大理州弥渡县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观察组采用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比较两组之间的肠梗阻改善效果、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指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杨梗阻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肠道首次通气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胃潴留改善时间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热、腹腔感染、肠瘘等术后并发症指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指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指标差异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乌司他丁联合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相对理想,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大大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减轻疼痛程度。
2025年08期 v.46 1903-19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张攀;伍清龙;曾宪辉;游先菊;刘燕;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及对胰岛功能和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南康院区2022年12月~2024年2月肾内科入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应用随机分层抽样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达格列净片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周期为2周。观察两组肾功能、胰岛功能、炎性因子水平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肌酐(S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钙及血磷水平的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cr、β2-MG、血磷的检测值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Scr、β2-MG以及血磷检测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钙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值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增幅高于对照组,两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血清空腹胰素(FIN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超过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核因子κB抑制蛋白(NF-κB)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IL-18、IL-1β和NF-κ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格列净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提高胰岛功能,减轻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效果显著。
2025年08期 v.46 1906-19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林玉红;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与舒利迭联合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小气道炎性反应、小气道功能影响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前瞻性选取柳州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哮喘儿童60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吸入舒利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两组均连续应用4周。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大气道功能、小气道功能、小气道炎性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代表大气道功能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代表小气道功能的用力呼出25%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量(F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量(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量(FEF75%)、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代表小气道炎性反应的50ml/s流量时口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50)、200ml/s流量时口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200)、肺泡呼出气一氧化氮(CaNO)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与舒利迭联合应用于儿童哮喘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可进一步改善肺功能,尤其是小气道功能。
2025年08期 v.46 1909-1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陈丽荣;
目的:探讨麻醉苏醒期持续泵注小剂量瑞芬太尼对鼻内镜手术患者苏醒质量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5月在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生理盐水组各40例,瑞芬太尼组在麻醉苏醒期接受0.05μg/(kg·min)的瑞芬太尼泵注,生理盐水组则接受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晶体输注量)、手术各时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瑞芬太尼组患者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且躁动程度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组在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停留时间较短,拔管后疼痛评分较低,血压和心率也更为稳定。当中重度躁动发生时,瑞芬太尼组需要追加的瑞芬太尼剂量和时间也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晶体输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3、T4时间点瑞芬太尼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苏醒期持续泵注小剂量瑞芬太尼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苏醒质量和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且不会增加术后不良反应的风险。
2025年08期 v.46 1912-1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蔡艺玲;
目的:探究硝苯地平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按照抽签法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硝苯地平治疗)和观察组(硝苯地平+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各41例。评估两组临床疗效、血压水平、凝血功能、妊娠结局等指标。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压、凝血功能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经过硝苯地平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后,血压水平得到良好控制,凝血功能得到明显改善,降低了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
2025年08期 v.46 1916-19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庄凌青;翟伟峰;
目的:分析骨化三醇联合西那卡塞治疗尿毒症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效果。方法:选取88例尿毒症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采取单双数法分为研究组和比较组各44例,全部患者应用西那卡塞治疗,基于此,对研究组加用骨化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生化指标、肾功能、炎性指标、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相比于比较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0,P=0.026);治疗后研究组血清生化指标、肾功能明显优于比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研究组,比较组治疗后炎性指标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毒症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治疗中采取骨化三醇联合西那卡塞方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优化血清生化指标,改善肾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2025年08期 v.46 1919-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8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姚世霞;李黎;刘婧;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高雄激素不孕患者卵泡发育水平、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5例PCOS高雄激素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2)与研究组(n=43)。对照组给予氯米芬联合泼尼松龙20mg/d治疗,观察组给予氯米芬联合泼尼松龙10mg/d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殖激素水平、卵泡发育水平、排卵率及妊娠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睾酮(T)低于对照组,集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产素(LH)、雌二醇(E2)、成熟卵泡直径、排卵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熟卵泡数量、优势卵泡数量和直径、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mg/d糖皮质激素剂量联合氯米芬对PCOS高雄激素不孕患者治疗,可有效降低雄激素,提高雌激素水平,增大成熟卵泡直径,提高排卵质量和排卵率,提升临床疗效。
2025年08期 v.46 1922-1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钟兵;王汝岱;
目的:探讨不同抗病毒药物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将27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根据抗病毒药物的不同分为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组,n=103)、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组,n=70)及恩替卡韦(ETV组,n=97),对比各组病毒学指标、肝功能、肝纤维化、炎性因子、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6个月,各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层黏连蛋白、Ⅳ型胶原、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白细胞介素-22、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7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各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V组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AF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DF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F、TDF、ETV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毒性指标、肝功能和肝纤维化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效果基本一致,安全性均较好,但相比于TAF,TDF会降低血脂水平,ETV会升高血脂水平。
2025年08期 v.46 1925-1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张小舟;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孟鲁司特钠(在糖皮质激素基础上)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漯河市召陵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7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接受孟鲁司特钠(在糖皮质激素基础上)治疗,对照组42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炎性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峰值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FEV1、PEF、FVC)均比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IL-6、CRP、TNF-α)含量均比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1.90%、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孟鲁司特钠(在糖皮质激素基础上)治疗,可有助于增强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减轻炎性损伤,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进而使得患者临床获益显著。
2025年08期 v.46 1928-1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王姗姗;
目的:探讨维生素D联合硫必利治疗小儿抽动障碍(T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TD患儿临床资料,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炎症因子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Ig G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补体C3和补体C4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联合硫必利治疗小儿T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神经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指标,并提高患儿免疫力。
2025年08期 v.46 1931-1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陈卓;赵明伟;李英才;孙敬昌;赵宝磊;
<正>cGAS-STING信号通路在固有免疫反应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维持免疫平衡的重要防线之一。cGAS作为DNA感受器,在识别细胞质中的DNA后,激活下游STING蛋白,进而激活TANK结合激酶1(TBK1)以及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最终诱导Ⅰ型干扰素和其他炎性因子的产生,启动免疫反应。近年来的多项研究揭示,cGASSTING信号传导途径与多种肝脏疾病的起始及进展过程存在着紧密联系,该途径因此被视为一个具有前景的治疗干预点。本文总结了近年来c GASSTING信号通路对常见肝脏疾病的影响和调节机制,重点介绍了该通路在肝病中作为潜在治疗靶点的重要意义,并展望了该通路的未来研究前景。
2025年08期 v.46 1944-19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春霖;韩杰;
<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骨科常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据流行病学研究报告显示,全球KOA总患病率为16%,且随着世界范围内人口老龄化的增加每年KOA发病率逐年上升~([1])。我国KOA的发病率为5.5%~10.8%,从一项2012~2016年的研究来看,女性的KOA患病率为19.1%远高于的男性10.9%~([2])。患病率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尤其是60岁以上KOA患者人数约有3 735万人~([3])。
2025年08期 v.46 1948-1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顿圆圆;孙权;扈清云;冯燕;
<正>在探索癫痫发病机制及其潜在治疗方法的研究领域中,microRNAs(miRNAs)的角色日益受到重视。癫痫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作通常与神经细胞的异常放电活动相关,具有突发性、反复发作的特点,癫痫致残率高、病程漫长,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而且给家庭经济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2])。癫痫类型较多,病因非常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主要用抗癫痫药物来控制癫痫病的发作,其次有细胞移植、手术治疗、基因治疗等方式,由于癫痫病因的复杂性和异质性,至今未达到理想的效果~([3])。
2025年08期 v.46 1952-1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芳然;商行;李乐;郭家娟;
<正>心力衰竭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1]),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其全因死亡率与30 d再入院率持续居高不下,现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心血管疾病中导致死亡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衰弱是由于生理储备下降、机体易损性增加以及抗应激能力减退而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状态~([2])。心力衰竭与衰弱在疾病发展上相互影响,心力衰竭增加衰弱的发生风险,衰弱影响心力衰竭的临床转归,二者形成恶性循环。心力衰竭合并衰弱患者的再住院率、死亡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较非衰弱患者更高~([3])。因此,关注心力衰竭合并衰弱患者的疾病治疗尤为重要。
2025年08期 v.46 1956-1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胥冰洁;林莉;苟文军;刘佳;袁智慧;刘峰;
<正>黄斑前膜(MEM)是由多重因素导致视网膜胶质细胞及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转移到玻璃体视网膜交界面上增殖而成的一种纤维细胞膜结构。基于MEM的成因,我们可以将其分类为特发性黄斑前膜(IERM)以及继发性黄斑前膜。IERM主要发生在玻璃体视网膜交界面。有研究数据显示,60岁以下人群的发病率大约是2%,而7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这一比例则在12%~20%之间~([1])。随着疾病的发展,MEM的收缩可能导致视网膜出现皱褶、血管发生扭曲以及由此引发的牵引性黄斑水肿,这些都可能对视觉功能造成严重的损害。
2025年08期 v.46 1961-1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海宁;张吉日木吐;王欢;
<正>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免疫系统异常导致的关节炎~([1])。该疾病会对滑膜、腱鞘、关节等部位造成损害,临床病程较长,治疗难度大,易出现复发情况~([2])。RA通常侵犯手脚的小关节,其中首先受累的往往是手部关节,尤其是近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部分RA患者还可能发展至涉及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和膝关节等大关节的情况~([3])。RA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和晨僵等症状。
2025年08期 v.46 1966-19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6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磊;张熙冰;
<正>胆管癌(CCA)是仅次于肝细胞癌(HCC)的第二大肝脏恶性肿瘤,其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具有胆管细胞分化的标志~([1])。在过去的40年里,全球范围内胆管癌的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渐上升趋势~([2])。最常见的类型是肝门部胆管癌(pCCA),约占50%;其次是远端胆管癌(dCCA),约占42%,肝内胆管癌(iCCA),约占8%~([3])。pCCA可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背景下出现,亦可在无肝脏基础病变的情况下新发,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先天性胆管囊性病变、寄生虫感染、肝硬化和肝胆管结石病等~([1,4])。
2025年08期 v.46 1969-1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杨珍;霍曼;郭思雨;李晓莉;步庆东;梅春丽;
<正>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脑血管异常性疾病,具有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1])。尽管随着医疗急救技术的发展,脑卒中的高致死率有所降低,但高致残率仍然存在。大部分脑卒中后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肢体功能障碍,尤其是下肢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2])。国外关于下肢康复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脑卒中影响因素~([2])、康复与治疗~([3])、步态与行动、科技与设备等。近年来,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4])、虚拟现实技术~([5])、踝关节机器人等物理康复方法不断发展~([3]),为下肢康复领域带来新的方法。目前,国内关于脑卒中下肢康复领域的综合性研究较少,对于新理念和创新性发现的研究仍然不足,且缺乏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的探索。因此,本文将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系统检索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研究文献。通过关键词分析、共被引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识别出该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和趋势。同时,利用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将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可视化展示,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全面分析脑卒中下肢康复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识别该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和新兴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方向。
2025年08期 v.46 1976-1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申鑫;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信念与计划行为理论的整合模型的干预方案在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2023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性健康指导,观察组实施基于健康信念与计划行为理论整合模型的干预方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健康管理行为、自我管理能力、造口相关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健康行为理论整合模型的健康促进行为方案能有效提升膀胱癌尿路造口患者健康管理行为及自我管理能力,可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
2025年08期 v.46 1981-1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0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俞心倩;黄秋香;孟瑶;张诚清;
目的:探讨围绕生活方式的综合干预措施对肝恶性肿瘤幸存者生理指标、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61例肝恶性肿瘤幸存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31)和观察组(n=13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饮食干预、身体锻炼及心理健康干预。分析两组生理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心理健康评估(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生活质量调查(EORTC QLQ-C30)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下降,体重和体重指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心理健康评估显示观察组焦虑和抑郁水平显著改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对照组变化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绕生活方式的综合干预措施对改善肝恶性肿瘤幸存者生理指标、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效果。
2025年08期 v.46 1985-1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杨宁;林素珠;
目的:探究联合使用改良式低频电刺激治疗与细节护理对顺产后尿潴留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3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980例顺产产妇临床资料,将产妇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1~6月采用基础治疗与常规护理)与研究组(7~12月采用改良式低频电刺激与细节护理)各490例,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首次排尿时间、残余尿量、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产产妇在产后容易发生尿潴留情况,给予患者改良式低频电刺激治疗与细节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尿潴留发生率,降低产后出血及尿路感染风险,减轻患者治疗压力与经济压力,对产妇产后更好地回归家庭,提高家庭幸福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025年08期 v.46 1988-1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兰如;孙梦姣;白大兵;
目的:探究自我效能理论系统对正畸牙釉质脱矿患者口腔健康管理的效果评估。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4年5月杭州口腔医院收治的88例正畸牙釉质脱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正畸固定矫治常规措施,不对其进行特别的自我效能理论系统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系统的口腔健康管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感量表、口腔健康自理能力、牙釉质脱矿指数。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在自我效能感得分、口腔健康自理能力及牙釉质脱矿指数得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系统的口腔健康管理在正畸牙釉质脱矿患者的口腔健康管理中具有显著效果。
2025年08期 v.46 1991-1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胡雪蓉;孙国丽;汪萍;戚陈玉;黄余亮;
目的:探讨基于Omaha系统对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日间手术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2年3月~2023年9月收治的106例PRP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日间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按出院常规进行健康指导和随访;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采用以Omaha系统为指导原则的延续性护理,进行延续护理测评。对比两组术后1、3、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分)。结果: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测评总分为82.76(29.83)分,各项评分指标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时,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ysholm评分和GQOL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P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日间手术患者对延续性护理需求较高,采用以Omaha系统为指导原则的延续性护理,可有效减轻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和关节功能状态,改善生活质量。
2025年08期 v.46 1994-1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颖;李晴;张梦娜;
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心脏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冠门面动脉介入术患者心脏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12月天津大学海河医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1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8,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59,基于时机理论的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心脏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 min步行距离]、实验室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生活质量[采用中国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量表)]。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LVEF、6 min步行距离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VEDD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周起CK-MB、c Tn I及NT-proBNP水平持续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不良事件发生率(11.86%vs 32.76%,P=0.002)及心绞痛复发率(5.08%vs 12.07%,P=0.039)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CQQC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心脏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术患者心脏功能,降低并发症风险,提升生活质量。
2025年08期 v.46 1997-20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艳梅;吴碧玉;
目的:深入探究子午流注腹部按摩联合蓝光治疗对非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4年2~8月收治的早产儿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蓝光治疗联合护理,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增加子午流注腹部按摩,对比两组早产儿在临床疗效、血清胆红素变化水平(治疗前与治疗后)、入院第2~6天经皮胆红素与首日差值方面的差异,并同时对比两组早产儿的胎粪转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第3、4、5、6天经皮胆红素水平及7 d血清胆红素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胎粪转黄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腹部按摩配合蓝光治疗非结合型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提高,血清胆红素以及经皮胆红素变化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同时也缩短了早产儿胎粪转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变化。
2025年08期 v.46 2002-20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西;杨志涵;姚果;
目的:观察叙事护理结合神经阻滞治疗对带状疱疹患者预后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筛选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疼痛科就诊的带状疱疹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叙事护理结合神经阻滞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负性情绪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及免疫指标(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比值)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IL-6 、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护理结合神经阻滞治疗可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负性情绪,降低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提高带状疱疹患者治疗效果。
2025年08期 v.46 2005-20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任;尹苹;孙静;
目的:分析细致护理在重症烧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0例重症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引入细致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和瘢痕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烧伤部位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瘢痕严重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致护理对重症烧伤患者具有积极影响,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提升生活质量,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瘢痕预防干预也有很大帮助。
2025年08期 v.46 2009-2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水秀;
目的:探讨评估、沟通、培训、教育、动态随访(ACTED)模式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在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台州市中医院多发肋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采用ACTED模式联合FTS理念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指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1 d、3 d和5 d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TED模式联合FTS理念在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能有效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2025年08期 v.46 2012-2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5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段界玲;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主导的行为转变理论(TTM)分阶段护理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3年2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4例鼻咽癌放疗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同时予以专科护士主导TTM分阶段护理,观察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功能锻炼依从性、张口受限程度及吞咽困难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的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SUPPH)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6个月的头颈部放疗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的张口受限分级明显轻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6个月的安德森吞咽困难问卷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科护士主导TTM分阶段护理能够改善鼻咽癌放疗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功能锻炼依从性,减轻其张口受限程度及吞咽困难程度。
2025年08期 v.46 2014-20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顺同;
目的: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中为患者提供适应性护理的有效性及应用价值。方法:10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一般护理)与研究组(舒适性护理)各50例,比较两组观察指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疲乏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毒症血液透析中采用适应性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加强对疾病的认识,减轻疲乏状态,增加治疗依从性。
2025年08期 v.46 2018-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谧谧;朱艳艳;温琨琨;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母婴分离早产初产妇泌乳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经阴道进行分娩的母婴分离早产初产妇90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按摩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按摩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护理干预3 d,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42 d,记录两组泌乳和负性情绪变化情况。结果:按摩组泌乳启动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泌乳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21 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护理前相比显著减少,且按摩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摩组产后42 d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在母婴分离早产初产妇的应用能够加速泌乳过程启动,增加泌乳量,并有助于缓解其负面情绪,从而提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2025年08期 v.46 2021-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屈艳红;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规范化护理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以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常规组和结合组各5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结合组进行中西医结合规范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护理前后脑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及自理能力。结果:结合组护理有效率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结合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低,肢体Fugl-Merey、日常自理能力指数(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规范化护理,可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患者脑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及日常自理能力。
2025年08期 v.46 2024-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程;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TTM)的健康信念模式护理干预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12月CRF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常规干预、联合基于TTM的健康信念(HBM)模式干预,评价患者自我效能感、行为改变情况及用药依从性。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水平自我效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组间行为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服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F患者行基于TTM的HBM干预,可有效增强自我效能感,改变行为阶段,促进服药依从性提升。
2025年08期 v.46 2027-20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4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